《常德会战:“东方的斯大林格勒”保卫战》
1943年秋,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关键转折。在苏德战场,苏军已推进至斯摩棱斯克和第聂伯河一带;在西方,美英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,墨索里尼被迫下台;在太平洋战场,美军正对新几内亚等地日军实施打击。在这一战略背景下,中国战场上的常德会战拉开序幕。
1943年秋,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关键转折。在苏德战场,苏军已推进至斯摩棱斯克和第聂伯河一带;在西方,美英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,墨索里尼被迫下台;在太平洋战场,美军正对新几内亚等地日军实施打击。在这一战略背景下,中国战场上的常德会战拉开序幕。
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制定了“常德歼灭战”的计划,然后集结第3、13、39、68、116五个师团10万余兵力,企图先夺取常德后再南下长沙,打通关键的华中通道。
珍珠港事件爆发后,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力度陡然加大,而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连续失利,使其锐气早已不如当年,同时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地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“百团大战”,打乱了日军原本的战略部署,此时的日本军部急需一场能够扭转颓势的大胜来挽回士气,也为南方战线的持续
日军在围城战中,接连在东、南、西、北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攻城战,都吃了很大苦头,进展不大,陈尸遍野。后来,日军通过侦察发现,守军过分依赖于外壕的阻碍作用,重视城门,局限于其附近的防御,而忽视离城较远的地方的防卫设施。根据当时的地形地利和双方兵力部署情况,日军最终
而且,在济南战役中,客观地讲,他还是做了三件好事儿,是既保住了百年铁路大桥,也保住了自己的将来。陈老总后来都夸他是国民党将领中少有的“明白人”。
1949年冬天,基隆港寒风刺骨。劳冠英站在码头上,望着身后稀稀拉拉的残兵,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。曾经名震天下的74军,如今只剩不到两千人,灰头土脸逃到台湾。他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,想起几年前74军还是蒋介石的"御林军",风光得很。
在中国14年的抗日战争历史上,有这样一个彪悍之师,被4倍于己的日寇围困,苦守16天,歼灭日寇12000余人,反败为胜,战后仅剩80余人!该师师长战功赫赫,举世震惊,就连罗斯福都特意在备忘录上记下他的名字。